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数字党建 >> 思想建设 >> 正文

《百年风华正青春》微课第十五讲:《血战湘江 英雄断肠》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1-07-10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微课简介:

19339月,在经历了前四次“围剿”失败之后,国民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“围剿”。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,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“反围剿”行动中失利。193410月中旬,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8.6万余人,向湘西进行战略转移,开始了悲壮的、前途未卜的漫漫长征路。按照原定计划,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同红二、红六军团会合。国民党当局在红军西进的道路上布置了四道封锁线。1934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,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,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,数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,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史诗。红军从湖南道县出发,强渡湘江时,30多万敌军已形成一个“口袋”,试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。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后卫任务,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这支部队被敌人截断,几乎全部牺牲。师长陈树湘因腹部中弹不幸被捕,宁死不屈的他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,用力绞断后壮烈牺牲,年仅29岁。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、最关键的一仗,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5昼夜,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4道封锁线,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。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,渡过湘江后,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,已由出发时的8.6万人锐减到3万人,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,“三年不饮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鱼”,这就是湘江战役最真实的写照!193517日,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。115日至17日,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。会议纠正博古“左”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,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,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。遵义会议挽救了党、挽救了红军、挽救了中国革命,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。

讲师简介:

金国柱,中共党员,药学系学管党支部书记、学工办主任。南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、共青团南阳市委网络宣传工作先进个人、南阳医专优秀辅导员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。多次被评为南阳医专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。仲景学子之家工作室成员。